|
【制造业】佛山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 |
【zhizaoye】2019-2-13发表: 佛山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 佛山素有重商和重手工业的传统,明清时期佛山就已经成为我国南方商贸重镇,是全国“四大名镇”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佛山深入贯彻“制造业兴则佛山兴,制造业强则佛山强”的发展理念,始终坚守实体经济,坚 佛山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来自制造业zhizaoye相关,仅限制造业zhizaoye观点以及网络浏览,佛山陶瓷网对佛山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以及内容不做任何推荐。 佛山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佛山素有重商和重手工业的传统,明清时期佛山就已经成为我国南方商贸重镇,是全国“四大名镇”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佛山深入贯彻“制造业兴则佛山兴,制造业强则佛山强”的发展理念,始终坚守实体经济,坚守制造业,将工匠精神的精髓注入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中。佛山的高速发展和成效得益于佛山工匠精神的不断弘扬。但与此同时,种种问题导致的工匠精神缺失也成为制约佛山制造转型升级以及佛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大瓶颈。制造业是佛山经济的根本,大力培育和弘扬佛山工匠精神,对佛山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营造崇尚工匠和工匠精神的氛围 欧美文化中杰出的工匠能够媲美著名的艺术家和作家。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致力于将包含佛山在内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成“工匠名区”,致敬匠心,是佛山当前的重要工作。 为工匠精神提供战略性支持。近几年,国家层面为工匠精神良好社会氛围的形成提供了战略性支持。佛山应致力于改善佛山工匠文化及政策环境,将工匠精神作为城市发展战略之一,向每一位佛山人传达工匠意识,唤起人们对工匠精神的重视。培育工匠精神,就需要营造尊重和崇尚工匠的良好氛围,从制度上提高工匠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创造有利于工匠精神形成的社会土壤。 改变对工匠的职业歧视。改革佛山就业观念是重塑工匠精神的关键举措。目前,佛山多数民众有着工匠地位低下、职业不够体面的观念,不愿从事工匠行业,而佛山企业却急需大量工匠人才,两者的不对等造成佛山“工匠荒”的加剧,制约着佛山产业的发展。为此,佛山要改善工匠职业歧视状况,一方面明确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之间交融互补、相辅相成的关系,另一方面应调节人们最在意的工作薪酬与劳动成果分配,提高工匠经济地位。在分配制度上,佛山应优化工匠的劳动收入模式,尤其是智能制造产业,更应借此鼓励工匠创造创新,以此促进佛山智造及产业升级。 二、将工匠精神融入企业管理文化中 工匠精神是企业赖以成长的核心因素。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1.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与欧美企业平均寿命40年相比相距甚远。欧美企业的长寿秘诀之一就是工匠精神的大力弘扬。佛山企业要发展,须将工匠精神融入企业管理及文化建设中。 1.建设工匠精神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也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佛山企业应推动企业文化与工匠精神相互交融,让工匠人才在工作环境中接受培育熏陶。企业应秉承工匠精神价值理念,依据其核心内涵设立企业行事标准及行为方式,推动每一位工匠人才形成精益求精的工作追求、保持敬业专注的工作态度,生产高质量产品,保证企业久远发展。工匠是企业的主体,建设工匠精神企业文化,有利于全企业员工共同价值观的凝聚,有利于企业质量品牌的形成。 2.健全人才评价奖惩机制 要充分发挥工匠的作用,就需为工匠提供良好平台,健全企业人才评价机制及奖惩制度,促进工匠精神的养成。首先,企业应丰富人才的评价指标,将工匠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工作业绩等综合起来进行考评。其次,对于稀缺人才应针对性地建立相应评价体系,在招聘工匠人才时对兼具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人才可结合特殊情况酌情进行考评、录取。 最后,企业应完善相关赏罚制度,不能让优秀工匠因为得不到期望的薪酬与奖励而失望离职,尤其是高技能工匠人才,嘉奖应与创新程度及难度成正比。 3.创新工匠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德国和日本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这些国家的企业在工匠职业培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校企深度合作现象突出。因此,佛山企业可以通过与高职院校合作进行人才的培养,在现代学徒制基础上发展出工作导师制。通过这种互助增加企业的人才供应,拓宽企业人才招聘途径。在资金支持方面,企业可以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校企合作项目,将企业赞助的资金作为赴企业实习的工资。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制度,提高工匠待遇 在保障工匠利益方面,佛山政府应给予工匠必要的关注,建立社会激励保障体系,为工匠提供系统支持,壮大工匠群体队伍,弘扬佛山工匠精神。 1.工匠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工匠的技艺传承自古便是单一性、排他性的活动。是以,佛山应加强工匠技术专利保护工作,保护工匠合法权益,为工匠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政府部门应积极鼓励帮助工匠传统技艺的专利注册工作,加强与工匠知识产权侵权的维权工作,营造工匠精神生长传承的健康市场环境。同时,加强佛山工匠的职业道德精神建设,培养工匠对其作品的责任心与使命感,从工匠主体根源上降低仿制造假等侵权行为的发生。 2.传统工匠技艺抢救制度 传统技艺是佛山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抢救传统工匠技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首先,佛山可设立专项基金提供资金支持,成立专业团队专门抢救濒临失传的民间传统技艺工艺,挖掘保护濒于失传的独门绝技。其次,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保存传承濒于灭绝的技艺,以拓宽传统工匠的生存空间。佛山可以为这些民间技艺进行录音、拍照、影像等形式的资料保存。最后,可以开设工匠技艺的课题研究,通过与高校、研究机构等的合作,撰写编辑佛山名匠、佛山技艺等方面的传记等,传播佛山工匠精神。 3.传统工匠技艺奖励制度 佛山可借鉴当今建筑界“鲁班奖”、设计界“红点奖”等形式,设立各等级工匠作品的“质量奖”、“创新奖”等奖项。德国、日本等国家在这方面均设立了类似奖项,给予杰出工匠荣誉称号。设立该类奖项有利于向社会各界强调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激励企业工匠提升自我,认可获奖企业和工匠的成就与事迹,可更好地营造培育工匠精神的氛围。同时,政府应制定优秀工匠的奖励政策,进行政策激励。 四、创新职业培养机制培育更多工匠型人才 工匠型人才是工匠精神诞生传承的根基。强化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塑造、培养与传承,被认为是德、日二战后制造业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从佛山实际出发完善职业体系,可从以下层面操作: 1.校园工匠文化建设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佛山高职院校应加强校园工匠文化环境建设,形成富含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学校应积极宣扬佛山市给予工匠人才的一系列激励政策,通过学校宣传栏、校报、校园广播等渠道有力宣传我市“脊梁企业”“大城工匠”的辉煌成绩与努力,让广大学子感受到工匠职业及工匠精神的价值所在。同时,可设立有关工匠精神发展与传承的研究小组或学校社团,进行工匠创业研究。举办工匠技能竞赛、工匠原创作品展示、工匠精神征文比赛等校园活动,让更多佛山学子成为工匠职业信仰的坚守者。 2.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校园工匠精神传播载体之一。要想培育出更多“工匠”型人才,首先教师本身就应具备工匠品质和职业信仰。从工匠精神的内涵分析,教师应尊崇劳动,对待工作敬业专注、精益求精,同时也能不断开拓求新,在教学中磨砺自己,积累经验,用工匠精神约束和提升自己。应时刻牢记教师职责,用一颗“匠心”教书育人,内化工匠精髓于每位学子,积极塑造学生工匠精神。 3.课堂教学实践 职业技能培养体系中,课堂教学与实践是工匠精神的传播渠道,通过分析德、日等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结合佛山实际,专业课程教学与校企合作式的工匠培训是佛山当前工匠职业培养机制的工作重点。首先,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将工匠精神纳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强化职业素养的培育。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基于国家、社会、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而制定的,佛山高校应对各工匠行业需求进行调查,对工匠人才的培养进行定位。其次,可以在高校内专门开设工匠精神相关的课程及讲座,引导学生在规划职业生涯时潜移默化地受其影响,使其更好地继承佛山工匠精神。最后,应加强校企合作,内化工匠精神于具体实践活动。 原标题:佛山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课题组 佛山市社科联 组稿-佛山日报记者叶小青 编辑-何欣鸿 (【zhizaoye】更新:2019/2/13 21:39:12)
|